服务运维 > 智慧观演综合布线建筑
1 智慧观演建筑综述
观演建筑包括中型及以上剧(影)院和广播电视业务等建筑。其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媒体业务信息化应用和观演建筑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由于观演建筑内音/视频传输信息流的频率与场强较高,且存在的无线电干扰源较多,为了避免传输线路信号之间和机电设备对传输线缆的干扰,多采用屏蔽和光缆的综合布线系统。
对于媒体部分,因有很多图像信号需要传输,采用同轴电缆和专用的音视频线缆较多,在管槽敷设时,一并考虑综合管槽的建设,尤其注重不同信息业务信号线路和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之间的间距和空间的分隔要求(如信息线路与广播线路之间的距离)。
因为剧(影)院人员流动性较大,故信息点相对分布绞广,且数量不多,但其建筑更加具有专业生产的特点,应该以满足工艺需求为主。
2 观演建筑信息传输的特点
观演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除了可以满足观演建筑对信息通信网络、电视制播等应用要求,还应满足媒体业务信息化应用和观演建筑信息化管理的需要。观演建筑其办公环境的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新闻采集、编辑、发送、出版等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及保密性。因此,在布线系统规划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语音通信系统及各智能子系统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力求把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成一个可靠、开放、高带宽、可扩展、并满足未来发展的布线系统。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分层星型拓扑结构,提高系统的容错性。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传输的应用需求,布线系统将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综合信息的高质量传输。系统应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何一个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业务类型的设备,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的光缆、对绞电缆、大对数电缆、配线箱、配线模块,将采用统一的布线等级,以保持传输性能的一致性。配线子系统采用6类+光缆的布线系统,水平电缆采用6类阻燃/低烟无卤(FR/LSOH)4对非屏蔽对绞电缆,内部具有十字形骨架,以增强电缆的承受拉力和减少线对之间的串音影响,整个水平信道提供250MHz的带宽,以支持1000M以太网应用;部分工作区设置光纤信息点,采用多模光缆,如果该工作区终端设备用户信息量需求较大或需要直接连至电信运营商光纤配线网络时,则采用单模光缆。数据垂直主干采用多模6芯(及以上芯数)万兆低烟无卤光缆,传输距离大于300米时或需要直接与电信运营商光纤配线网互联互通时,可以考虑选择单模光缆。光缆光纤之间的连接部位,必须采用专用的光纤配线箱或配线架,以保护光缆避免受到外界撞击而损坏。所有配线架通过电缆/光纤跳线互通与管理,数据主干多模光纤支持万兆以太网应用。
2.1观演建筑
观演建筑根据功能划分都分为观众部分、舞台部分和后台部分。观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包括观演建筑信息网络、建筑智能网络及信息化安全三个部分。
2.1.1观众部分
观众部分包括前厅、休息厅、观众厅三大部分及相应为观众服务的空间设施。配线以观众厅为核心,向其他空间延伸,形成配线环网。观众厅根据所容纳的人数来设计相应的信息点位置,一般在墙面安装信息插座,天花处预留相应的WIFI信息端口,线缆多采用非屏蔽的对绞电缆和光缆。
休息厅内的餐饮区应在前台布置相应的数据点和语音信息点;在餐饮区的墙面设置信息点;天花处预留相应的WIFI信息点,以方便部分观众的上网需求。水平线缆多采用低烟无卤类对绞电缆。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缆(线)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2.1.2舞台部分
舞台部分的综合布线设计主要为音响线的铺设,宜采用低烟无卤类的音频线,信息端口多采用地插,以方便设施移动时的连接。此外需在舞台监督、放映室、化妆室、录音棚、技术用房和休息厅等处配置电视信息插座。
2.1.3后台部分
后台部分的综合布线设计应能满足对通信网络、电视直播等应用的要求。为保障信息的安全传送,在演播室、剧场、直播室、录音室、配音室宜设无线屏蔽系统,系统应屏蔽所有频段的移动通信信号,或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后台除了考虑通信接入网系统中,多家电信运营商接入的光缆外,还需预留至电视发射塔信号传输的光缆通道及音像资料馆和广电局信息传输的光缆通道。
信息网络系统在演播室、演员/导演休息厅、舞台监督、候播区、大开间办公区域、高级贵宾室、大会议室、阅览室和休息区域等区域,宜采取有线+无线局域网的方式。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位置相对集中及经常产生变更的区域,宜设置集合点配线箱,采用区域布线的方式。
在演播室、导控室、音控室、配音间、风光控制室、立柜机房、主控机房、播出机房、制作机房、传输机房、录音棚、化妆室、资料室和微波机房等技术用房处配置信息端口。
有线电视系统应在演播室、导控室、音控室、配音间、风光控制室、立柜机房、主控机房、播出机房、制作机房、传输机房、录音棚、化妆室、资料室和候播区等技术用房处配置电视信息插座。
对演播设备较为集中的区域,应采用屏蔽+光缆的布线系统,以确保信息的可靠传送。 铺设线缆时,同轴电缆对绞电缆不可设宇同一个桥架。
2.2智能系统网络化
依据《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 50314,可知在观演建筑中会有以下智能系统:
智能系统 | 使用传输线缆 |
·公共服务系统 | 电源线、 对绞电缆、 光缆 |
·一卡通系统 | 电源线、 对绞电缆、 光缆 |
·交通调度系统 | 电源线、 对绞电缆、 光缆 |
·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 | - |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 - |
·通用业务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 |
·专业业务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 |
·工作业务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 |
·物业运营管理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 |
·公共服务管理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 |
·智能化集成系统 | - |
·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光缆 |
·集成信息应用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光缆 |
·信息设施系统 | |
·信息接入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光缆 |
·信息引导发布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光缆 |
·布线系统(含综合布线系统、为各种智能系统服务的布线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光缆 |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 - |
·卫星通信系统 | - |
·电话系统 | 对绞电缆、电话跳线 |
·无线屏蔽系统 | 对绞电缆 |
·无线对讲系统 | - |
·图像远传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 |
·时钟系统 | - |
·有线电视系统(含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 | 有线电视线、对绞电缆、 |
·分布式广播系统 | 带屏蔽层双绞护套广播电缆 |
·信息化人流分析统计系统 | 对绞电缆 |
·会议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专用传输线 |
·售检票系统 | 对绞电缆、电源线、光缆 |
·自动寄存系统 | 对绞电缆 |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 - |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视频监控线 |
·建筑能效监管系统 | 电源线、屏蔽信号线 |
·电梯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 | 电源线、屏蔽信号线、对绞电缆 |
·楼宇自控系统(BAS) | 对绞电缆、电源线、屏蔽信号线 |
公共安全系统 | -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屏蔽信号线 |
·入侵报警系统 | 电源线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视频监控线、电源线、对绞电缆 |
·门禁控制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屏蔽信号线、光缆 |
·离线巡更系统 | - |
·停车场管理系统 | 电源线、屏蔽信号线、光缆、对绞电缆 |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 | 电源线、光缆 |
·应急响应系统 | 阻燃对绞电缆、电源线、光缆 |
机房工程 | - |
·信息接入机房 | 对绞电缆、光缆、大对数对绞电缆 |
·KVM系统 | 对绞电缆、光缆 |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 | 有线电视线 |
·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 | 对绞电缆、大对数对绞电缆 |
·智能化总控室 | 对绞电缆、光缆、大对数对绞电缆、电源线、 屏蔽信号线 |
·信息网络机房 | 对绞电缆、光缆 |
·用户电话交换机房 | 对绞电缆、电话线、大对数对绞电缆 |
·消防控制室 | 对绞电缆、光缆、大对数对绞电缆、电源线、 屏蔽信号线、控制线 |
·安防监控中心 | 对绞电缆、光缆、大对数对绞电缆、电源线、 屏蔽信号线 视频监控线 |
·应急响应中心 | 控制线、电源线、光缆、对绞电缆 |
·弱电间 | 对绞电缆、光缆、大对数对绞电缆、电源线、 屏蔽信号线、视频监控线、有线电视线 |
·机房安全系统 | 电源线、对绞电缆、光缆、 屏蔽信号线 |
·机房综合管理系统 | - |
3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3.1 布线系统组成与拓扑结构
根据综合布线标准,观演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由7大部分(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工作区、进线间、设备间和管理)组成,对于信息主机房内则可以按照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区域配线子系统、中间配线子系统、主配线子系统、外部存取配线子系统、设备信息点、区域配线架、中间配线架、主配线架和进线间)组成的内容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观演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依据布线规范关于“十大类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作区划分和信息点配置的要求,以此作为布线方案的基础进行系统设计。同时根据甲方的布线需求和对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最终形成优化的观演环境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3.2综合布线系统配置
3.2.1配置原则
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观演建筑信息系统需求,兼顾未来发展。
2、系统综合考虑升级与扩容需求,预留充分的扩展备用布线路由。
3、 与网络构架及网络设备的应用紧密结合。
4、为各个建筑智能化系统提供传输线路。
3.2.2系统配置
对于观演建筑中的办公系统、专业业务系统和各智能化系统的物业网络而言,可能会形成各自独立(网络隔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因此,各子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空间、配线架、机柜、线槽会做到完全的物理隔离。
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布放在观演环境中,根据现场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防火要求,也可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火线缆(如阻燃/低烟无卤型)。
(1)配线子系统
·采用6、6A、7类布线系统。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缆。
·水平电缆采用6类非屏蔽对绞电缆(非生产区)和6、6A或更高等级的屏蔽对绞电缆(生产区)。
·对于长距离或需要直接与公用电信网进行互通的区域信息点建议采用单模光缆连接至楼层电信间配线设备。
·在公共区域,宜配置Wifi信息点(AP)以满足用户上网查阅各种产品信息。
·FD语音配线架可选用RJ45型或110型。
·FD数据配线架可选用RJ45型(电)和LC型(光)。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数字摄像机可选用5e类或6类非屏蔽对绞电缆,如果采用POE供电方式,且数量较多时,宜选用屏蔽对绞电缆,以具有更好的散热特性。
·各智能系统均根据各自的联网方式和传输流量,选择适当的对绞电缆或光缆。
(2)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大楼主配线机房(设备间)至楼层电信局或弱电间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如果本楼宇设置电话交换机系统或语音信息点直接连至公用电话交换网远端模块局或为电话局的直线电话,楼宇内为三级以太网络时,则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语音)+光缆(数据)的传输方式。其中主干数据传输设定为10G以太网时,如果传输距离不超过300米时,可以选用OM3多模光缆;如果距离不超过550米,可以选用OM4多模光缆;需要和电信运营商直通时,也可以采用单模光缆。
·主干线缆应采用光缆,以满足1000M或以上的计算机网络。
·语音配线架(铜缆)可选用RJ45型或110型。
·数据配线架(光纤)可选用LC型。
(3)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观演建筑群的主配线架至各建筑物主配线架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传输距离往往比较远。
·当一个园区设置一个电话交换机时,各建筑物的语音配线设备语可以采用3类室外大对数对绞电缆或市话电缆连至通信机房。如在各建筑物内设置电话交换机模块采用数字中继时,也可采用光缆完成信息传输。
·建筑物之间的数据主干光缆建议采用单模光缆,以避免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超长;由于建筑群主干光缆大多敷设在各建筑物之间的地下管网内,一般不会抽出重放,所以室外光缆的传输能力应长远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信息的远程传输及与公用配线网络的互通情况。
·语音配线架(铜缆)可选用RJ45型或110型。
·数据配线架(光纤)可选用LC型。
(4)工作区
工作区是观演建筑内各功能业务的使用区域,也是各类终端设备的安装场所。工作区数量按照每一个工作区和办公室的总面积确定,对一些操作室可以依据工作人员编制设定,并且预留相应备份的信息点,以适应未来人员编制增加时,对信息点的需求。
针对观演建筑的常规情况,可以进行以下配置考虑。
1) 办公场所(包括柜台):
·每个工作区基本可设置2个信息点,用于语音、数据。如果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设备需要联网时,可适当增加数据信息点和光纤信息点。
·接待室、资料室、荣誉室等可按实际及预留工位进行信息点设计,以便今后办公区调整。
2) 服务设备区
可根据现有的服务设备所占用的空间规划工作区的数量,并在每个工作区设置2个信息点,1用1备。为在日后增加设备使用。
3) 演播设施区
根据演播设施操作工位所占用的空间规划工作区的数量,并在每个工作区设置4个信息点,1用2备。并适当增设光纤插座。
4)餐厅
观演建筑的餐厅中需考虑POS机的应用,所以在窗口位置应设置信息点。在公共区域设置无线AP信息点。
5)会议室
对中小会议室可以根据会议室的布局形式和会议座位的摆放位置设置信息点,每一个座位至少设置两个数据信息点。对大会议室或报告厅,应根据会议系统演艺设施的设置和会议场地的整个设计布放语音信息点和数据信息点。会议室可在前台、演讲区、两侧墙面上设置2个信息点。会议室的天花上宜根据面积和考虑提供的信息内容(网页、文件、图片、视频等等)设置无线AP信息点。会议室视频投影/放映或显示大屏处考虑配套必要的数据信息点。会议室的控制系统控制器所在位置设置数据信息点,以便于联网。
6)智能化系统
观演建筑内有众多智能化子系统,应根据每一种智能化子系统传感设备、控制设备、网关等设备的联网需求,分别设置相应数量的数据点。并在可能进行人工管理的区域设置语音信息点。
7)工作区的产品推荐
1、信息点以铜缆模块为主,即采用RJ45型模块(屏蔽或非屏蔽)。
2、工作区光纤信息点,选用双芯LC型和12芯MPO型光纤连接器件,也可以选用SC型光纤连接器。
3、工作区面板宜采用双口面板,86底盒的深度尺寸需满足线缆预留长度的盘留空间。
4、工作区跳线的长度宜根据信息点位与应用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而定,跳线连接器和配线模块类型保持一致。。
3.3 安装场地
3.3.1电信间
电信间位于建筑物楼层内,属于配线子系统的范围。
·电信间的数目,应按所服务的范围来考虑,如果配线电缆长度都在90m范围以内时,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出这一范围时,应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
·电信间的面积不应小于5㎡,如覆盖的信息插座超过400个时,应适当增加面积。电信间的面积取定主要需考虑机柜的宽度与深度尺寸(尤其是采用800mm宽度的机柜时)及维护空间。如果电信间设置安防、楼宇自控、无线覆盖等设备时,要加大电信间面积。
·电信间设置了网络设备,应考虑环境的温湿度要求,安装空调设施。如果涉及计算机内网与外网的物理隔离与保密需要也可以设置安防设施。
3.3.2进线间
·进线间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外部线缆引入区,面积大小应根据安装的入口设施或建筑群配线设备所包括的种类、容量及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楼宇布线与数据中心所需的进线间应分别设置。
·进线间内所有进出建筑物的电缆终接处的配线模块应设置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室外电缆与光缆的金属构件应在进线间做接地的等电位联接,但无需设置浪涌保护器。
·在进线间缆线入口处的管孔数量应满足建筑物之间、外部接入业务及至少满足2~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缆线接入的需求,并应留有2~4孔的余量。
3.3.3设备间
·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安装设备所包括的种类、容量及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不小于10㎡。
·如果建筑物内设置了程控用户电话交换机设备,建议与数据与电话设备间分开设置。电话设备间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与电信运营商通信设施的安装房屋。
3.3.4管理
·管理应对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采用专用的标签,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可采用专用的管理软件智能配线设备进行管理。如使用智能配线系统时,在FD、BD、CD处的配线设备配置时,重点要考虑单配与双配的问题。
·为了方便配线设施在施工、运行和维护中的有效管理,可以采用二维码+APP平台,及时地查找配线地址和故障位置及对布线系统的资产进行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为了提高线缆及配线设施在施工效率、运行和维护中的工作效率和有效管理,采用可见光寻线技术,可一秒钟找到某一网线、信息模块、铜跳线、光跳线和MPO跳线两端对应的关系。
3.4综合布线系统安全保护措施
3.4.1防火
观演建筑属于管线密集地区,设备供电负荷和厂区范围较大。为了防止线缆着火后,火焰顺着线缆布放的路由蔓延到其他房间,或因释放的烟雾对设备和工作人员产生伤害,并直接危及到生命安全。为避免因火灾造成重大的事故的发生,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布线系统采用的线缆应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类型与功能、缆线所在的场合(如办公空间、人员密集场所、机房)、采用的安装敷设方式(吊顶内或高架地板下等通风空间、竖井内、密封的金属管槽)等因素,工程中应选用符合相应阻燃等级的缆线。
国家标准《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31247-2014中建议不以材料名称的方法来判断缆线的安全特性,将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为A级:不燃电缆(光缆);B1级:阻燃1级电缆(光缆);B2级:阻燃2级电缆(光缆);B3级:普通电缆(光缆)。并以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作为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等级的判据。
工程中可以考虑采用符合国家推荐的阻燃/低烟无卤型对绞电缆和光缆。它具有以下特性:阻燃(火势不会顺着线缆迅速蔓延)、低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少,让人们能够争得逃生的时间)、无卤素(缆线的材质中不包含带有剧毒的卤素,线缆即使引燃,也不会导致人们呼吸中毒)。
3.4.2散热
当Wifi、室内摄像机(含云台)等采用POE供电时,如供电电流较大时,传输对绞线的线对会因发热而使得成束绑扎的对绞电缆升温,造成传输距离下降或引发火灾。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下:
·采用金属桥架和金属导管敷设线缆,可利用金属壳体帮助散热。
·采用屏蔽对绞电缆,利用屏蔽层的金属体帮助散热并改善对传输距离的影响。根据美国标准中的数据,如果采用非屏蔽对绞电缆,当温度达到60℃时,传输距离从90米下降到75米;如果采用屏蔽对绞电缆,当温度达到60℃时,传输距离仅从90米下降到82.5米。这一点对于对绞电缆长度可能超过75米和82.5米时需特别关注。
·缆线敷设在桥架时,对绞电缆宜采用不绑扎穿线工艺(一步法穿线工艺),使桥架内的对绞电缆处于散放状态,以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散热效果。
3.4.3防雷击
室外型传输线缆可能会处于雷击区域内,为防止雷电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建议采用室外型无金属构件的光缆连接,并在具有防雷保护的区域内转换成电信号,形成电磁孤岛。
4 布线产品选择
4.1观演建筑常用的产品选择






5悠锋布线系统的产品优势
5.1悠锋的服务宗旨
1.具有全面质量控制的产品制造过程。
2.能够为客户编制个性化需求的端至端解决方案。
3.善于组织工程优质安装。
4. 提供互联网+的一站式运维能力。
5.2悠锋的产品特点
1.悠锋拥有行业首创的“一秒追溯”寻线方案技术,利用可见光目视的方法,无需借助任何电子测试设备,即可快速实现查找线缆两端的目的,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线缆运维效率80%以上,目前已经收到包括华为、国家开发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大型客户的邀约及青睐。
2.产品齐全,品种繁多。能够提供各类等级要求的对绞电缆、光缆、各类电、光的连接器件与配线模块;各类配线箱、配线柜等设备。
3.各类产品通过国家相应检测机构的性能指标测试与布线系统的认证测试,产品有些指标参数高于中国和国际标准的相关要求。
4.产品提供优良方便的维保服务、
悠锋布线系统产品的类型、结构、指标参数等内容见附录《YUFO悠锋产品手册》。